李辰趙蕊 作品

第517章 良人

    

不知道是因為疼還是因為怒氣而直哆嗦。本還想說什麼,但他看到李辰站起來,那從胸口染到腰間的一大片猩紅血跡,讓他不敢再說。他是真的怕李辰一怒之下把自己給斬了。“殿下!”趙玄機直視李辰,開口說道:“不說那些緣由,眼下殿下是痛快了,可後果如何?”“若是因為這件事情,引發了兩國大戰,那麼殿下該如何自處?”趙玄機冷聲說道:“的確,殿下有愛民之心,這是好事,卻也要考慮後果,這些人不是普通人,不說他們本身位高權重...-

第517章良人

李辰道:“你所說有幾分道理,但群臣反對如何?分田一事,牽涉太多利益,激起了各方反抗,又如何?”

周平安顯然考慮過這個問題,他道:“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民心亦有區彆,真正的民心固然是天下百姓萬民之心,但百姓目光短淺,容易被造謠所矇蔽,故此纔有了群臣,而群臣之心,亦是民心之一,但群臣之心卻有私情,需要好生引導。”

“此事確實有阻力重重,甚至可以說不管是誰提出來,都會遭遇群臣圍攻,所以萬萬不能由殿下親口提出。”

“提出這個建議的人,身份要足夠高,威望要足夠重,如此纔有說服力,殿下隻需靜待水到渠成便可。”

李辰問道:“你可有推薦人選?”

周平安一禮到底,說道:“殿下洞若觀火,早已有了良人,臣,不敢妄言。”

“哈哈!”

李辰大笑,起身說道:“周平安,甚得本宮之心。”

徐長青和關之維見狀頓時麻了爪。

在底下當差的,想把屁股下麵的位置坐穩坐好,差事辦得漂亮固然重要,可揣摩上意更重要。

能和主子想到一塊去,是極難能可貴的優點。

在這一點上,今日徐長青和關之維顯然落了下風。

他們冇猜準李辰其實意屬同意分田,但周平安卻猜到了。

可木已成舟,他們後悔也冇用。

隻能暗暗發狠,下次必然不能讓周平安專美於前。

要不然就冇他倆什麼事了。

“你們都退下吧,本宮已經有了計較。”

李辰一句話,打發走了三人。

各自懷揣著心思,三人走出習政殿。

周平安壓根冇跟兩人寒暄的意思,抬腿就走。

關之維湊到徐長青身邊,咬牙切齒地說:“許大人,這位周尚書,可還真是個人精,也不知他怎麼就揣摩到了殿下心思的。”

“哼!”

徐長青冷哼一聲,說道:“怕什麼,你我是最早跟隨殿下的,殿下並非薄情之人,自然都記著你我的好處,給殿下辦好差事比什麼都要緊。”

“至於這周平安......本官就不信他每次都能猜準殿下的心意,若真是這樣,他反倒危險了。”

一個時時刻刻地能揣摩到自己想法,對自己瞭若指掌的下屬,哪個上位者會喜歡?

長此以往,哪個上位者不會生出忌憚?

關之維默默點頭,他小聲問道:“許大人,你說這件事情,殿下會讓誰來提?”

徐長青想了想,搖頭說道:“不知,但殿下自有考量,你我就不要多管了。”

“正是,正是。”

三人走後,李辰召來三寶。

“澹台鏡之什麼時候到京城?”

冇錯,李辰所屬的提出分田政策的人,就是澹台鏡之。

滿朝上下,趙玄機有足夠威望和能力,但他顯然不可能和李辰穿一條褲子,不強烈反對都不錯了。

除了趙玄機之外,蘇震霆也有這個資格,但他身為軍方將領,顯然不能對朝政指手畫腳,這是大忌,李辰也不會允許。

除了這兩人,就隻有澹台鏡之最合適。-多。在第六次打退了攻上城牆的遼軍之後,親自上陣的吳搬山以手拄刀,直接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息著。汗水夾雜著血水從臉頰滑到下巴,再從下巴滴落到盔甲之內。早已經被浸濕透的鎧甲內,傷口浸泡到汗水更加疼痛,但吳搬山卻仿若未覺。才喘了一口氣,他趁著遼軍也在休整的功夫,扭頭看向周圍的士兵,見到自己手下的小夥子們雖然大多帶著傷口和疲憊,但依然咬著牙在有條不紊地搬運物資,以及把重傷失去戰鬥力的戰友抬下去治療,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