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橙 作品

第八十二章 關於圖倫加利亞

    

你們怎麼全買這場?」而且怎麼買尊客票的比例這麼大?這不是音樂會票房裡麵最難消化的區域嗎?「不然我起個大早乾什麼?」眼前這位顧客一臉錯愕。老闆笑容逐漸凝滯。觀眾挑哪場其實他無所謂,可關鍵是…全部選這一場,自己冇那麼多票啊!為方便市民少跑路,也算是拓展銷售網絡,每年夏季藝術節,主辦方委員會都會在離提歐萊恩國立音樂廳較遠的不同方向,設置七八個合作代售點。比如這家平日裡做樂譜銷售、樂器耗材和唱片生意做得還...-

問完希蘭這個問題後,範寧先自顧自地講起了一些自己知道的通識性資訊:

「我隻是從流行的通俗歷史書中知曉,第3史早期是屬於壽命短暫的諾阿王朝統治時期,再然後是持續了1400多年的圖倫加利亞時期,這是一個封建王朝,在鼎盛之時曾經統治了當時世界上除南大陸外的幾乎所有版圖,後被其位於北大陸的附屬國霍夫曼帝國推翻,

第3史也以它的終結作為結束。Google搜尋.com」

希蘭握住小拳頭,抵著下巴多看了範寧一會,眸子裡似乎在疑惑:「不是在和你聊形容詞的缺乏,和比喻句帶來的美感嗎?」

不過她還是說道:「其實基本的資訊你講的已經覆蓋了,專業一點的歷史書,隻不過對圖倫加利亞王朝的政治、經濟、人文,以及明確記載了的一些歷史事件,

有更詳細更嚴謹的考證而已……」

「我猜你關心的,

可能是一些偏向秘史的東西?」

「當然。」範寧點頭,

「我們現在需要找到安東老師去世背後的始作俑者,需要儘快破譯那本和『幻人秘術』有關的文獻,自然需要把關注點放到偏神秘側的事物上。」

「說起來這一塊我之前並不曾關注。」希蘭抿著嘴唇思考道,「不過瓊她倒是和我交流了不少關於圖倫加利亞王朝秘史的資訊碎片而後來,我和爸爸在研究古語言時,以此為基礎考證出了很多不常見的東西。」

範寧眼神一亮:「說說看?」

「首先是圖倫加利亞這個名字,它的發音往源頭追溯,其實和諾阿語的一個高級語彙發音特別神似……」

「嗯?」

這算正常,圖倫加利亞語和古霍夫曼語本來就是諾阿語演化後的兩股分支,前者更完全地保留了諾阿語的屈折性,後者則逐漸受到了多式綜合語的影響。

「這個單詞的意思是:愛。」

「愛?」這一說法卻讓範寧一時有些找不著北。

未必這還能被稱之為「愛之國」或「愛之王朝」?這畫風的違和感太強了吧?

「對了,為什麼你說它是諾阿語高級語彙?」範寧又抓住了一個疑問細節,「愛這個詞在所有的語言中應該都是最簡單最基礎的,是幼兒學語時最先掌握的那一批詞彙之一……」

他想了想又補充道:「嗯還有,『愛』的發音也通常簡潔,可是『圖倫加利亞』這個詞的發音算比較長比較複雜的了,兩者發音的神似會不會隻是巧合?」

「你的這個疑問,

同我們當時的疑問是一樣的」

希蘭解釋道:「不過,我們做過一個嘗試性質的研究」

「我們在能力範圍內,儘可能梳理了諾阿語中所有和『愛』語意相似的詞彙,後來足足找到了七十多個!我甚至懷疑,實際上諾阿語中形容『愛』的詞彙數量已經破百了」

「它們的細分側重含義包括喜歡、好感、著迷、傾慕、崇敬、信仰、依戀、眷戀、歸屬、憧憬很多構成複雜的屈折詞,是對於某一類特定語境的表達,比如對偉大藝術人格的傾慕、對異性日久生情的好感、對大自然的喜愛、多年未曾得見的眷戀、強烈的情慾上的吸引、對生活的世界的歸屬感、對朦朧麵紗之後的憧憬、深沉的跨越生死的信仰,等等」

「而『圖倫加利亞』這個詞,是諾阿語所有關於『愛』的詞彙裡麵,最嚴肅的,最超驗的,級別最高的,不可濫用的,它所描述的是神聖之愛、狂喜之愛、至高之愛、啟示之愛、天使之愛,它被禁止作為動詞用在那句『我愛你』中。」

希蘭說到這裡時,神色又有點奇怪:「如果是這樣解釋的話,圖倫加利亞王朝如此命名,還是容易理解的。」

範寧聽到這裡也點了點頭。

相當於被命名者自詡為「神聖王朝」,然後他們的語言就成了「神聖的語言」。

「不過,我們後來更深入的考證,

卻有點讓人困惑了……」希蘭此時話鋒一轉,

「圖倫加利亞這個詞,在諾阿語中,是個多義詞,除了『愛』,它還有兩個別的意思。」

「哦?什麼別的意思?」

這一點範寧倒是不覺意外,這種以單詞作為單元的語言,一詞多義的現象太常見了,他隻不過單純有點好奇。

「恐怖。」「還有巨人。」希蘭說道。

範寧眉頭深深皺起:「說實話,剛剛一路討論著修辭,又討論著『愛』,你給我蹦出這兩個詞,我突然覺得有些驚怖。」

「同感。」小姑娘非常認可地連連點頭,「不過後者這兩個語義極為冷僻,在諾阿時期的文獻中出現場合極少。」

「我可以大概理解『恐怖』。」範寧說道,「如果是反映超驗範疇的情感,『愛』和『恐怖』的區別並不是那麼涇渭分明,很多教會音樂的唱詞中,就經常可見類似的並列用法。」

還有自己晉升時接受的隱知也是如此:「……祂將你的名號與祂的服侍者分開,那頌念你們中一位的靈乃是迸燒的燭火……皆為可怖者,所愛者,受寵者,沉思者,至高所選者,接受密傳者……」

「但另外一個……」範寧眼神閃動,「巨人巨人,這好像是一種存在於傳說中的遠古生物吧,對了我倒是想到了——」

「老師(爸爸)最後的那首交響曲!」他和希蘭兩人突然異口同聲。

安東老師當時作為他下一首交響曲構思的作品,其實死前隻有一個樂章基本寫完,而且按照計劃,是準備放到末樂章的位置。

至於前麵的樂章,僅僅處在和範寧、希蘭討論樂思的階段。

希蘭拉開抽屜,拿出安東教授生前的筆記本起身,來到沙發上同範寧並肩而坐。

範寧接過後翻到手稿總譜,似回憶,也似講解般地開口:「在唯一寫完的末樂章中,安東老師構思了三個主要音樂動機——」

「人的動機,f小調,旋律前半段是一個號角式的三度 五度音程,後半段迂迴後跳進到高八度音,呈現抗爭性效果,象征英雄或人性。」

「魔鬼動機,調性模糊,詭異的半音階片段,以三連音節奏型出現,連續下行三次,象征宿命或惡念。」

「聖詠動機,D大調,以四度音程為核心,連續下行模進,節奏方正,色彩輝煌,象征淨化或神性。」

範寧依次闡述完安東老師構造的三個音樂形象後,徐徐說道:「這裡第一個『人的動機』,按照老師當時的設想,正是在隱喻傳說中的遠古生物:巨人!」

-開場氣質該如何呈現,才能讓聽眾感受到所謂『威懾感、審判感、史詩感』?」「如果說《第一交響曲》引子是『悄無聲息地降臨滲透』,那在這裡,你不妨試試『從寂靜中突然撕扯而出』。」胸膛上下起伏,卡普侖緩緩閉眼又睜開。手腕在空氣中繞出提示拍,然後輕而果決地往下一探。突如其來的不安震音被絃樂組傾瀉而出,從ff的力度跌落為強弱不穩的背景。大提琴與低音提琴以更強的fff力度,奏出粗獷有力的c小調「詰問動機」片段。第...